巨星陨落!“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院士逝世
2023-03-07 21:02:15来源:航空知识

王小谟院士

据中国电科消息,著名预警机专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原副主任王小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3月6日14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王小谟,1938年生,上海金山人。著名雷达工程专家,中国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预警机之父”。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原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现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数据空间研究院院长。


(相关资料图)

王院士于1985年和1995年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

忆往昔峥嵘岁月

王小谟院士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王小谟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地处南京的国防部第10研究院第14研究所,穿上了军装,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并幸运地跨入由聂荣臻元帅亲自领导和指挥的国防科研队伍。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14所在苏联专家帮助下开始三坐标雷达的研制。1960年,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苏联撤走了援助专家,苏联专家走时说了一句:“就这些材料,看你们能不能弄出名堂来!”

不久,根据中央关于建设大三线的指示精神,14所派出一大批科技人员、技术骨干等到贵州主持工作,王小谟作为一名内迁员工随着大军,千里迢迢来到了都匀。

王小谟院士曾回忆:当时运力不发达,需要连续几天几夜乘坐军列,长途跋涉、旅途辛劳,在火车上很累,没有座位,只有盘腿坐在草席铺就的地上几天几夜,没有活动,到达都匀时两腿肿得很粗,有的人甚至不能行走被抬下车厢,但是为了心中的信念,大家都没有喊苦,也没有退缩。

到了都匀以后,遇到了不少生活生产上的困难。这里的住房很紧张,王小谟和同一批次来的青年们以毛竹做骨架,芦苇席子做隔墙,油毛毡做屋顶,在简易的草棚里过着“原始”而艰苦的生活,一到雨天里面漏水外面泥泞不堪。好像受到了三线建设精神的感召,我们那批人自然而然迸发出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难题,我们一起搬运了沉重的铸铁管和水泥电线,铺设了千余米的引水管道,自己运沙子、浇水泥、建马路,人抬肩扛,建设了自己的厂房和宿舍……

在这个安静寂寞的环境中,在这片青山绿水的怀抱里,王小谟被组织任命为三坐标雷达的总设计师,带领着一批技术骨干开始了长达十数年的三坐标雷达研究。经过十年苦干,我国第一部集成化、数字化、自动化的三坐标雷达——383雷达成功问世,各项指标已超过当时美国的同类雷达。

王小谟调试383雷达

“拥有预警机,是我们国家空军多年以来的梦想”

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预警机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装备。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王小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预警机研制事业中。

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系统总体设计。2000年美国迫使外方单方面撕毁合同,企图扼杀中国的预警机事业。王小谟向上级建议 “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得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一定要做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

王小谟曾说:“ 拥有预警机,是我们国家空军多年以来的梦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率先提出开展轻型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主持制定了技术方案,为国家决策研制轻型预警机创造了条件。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预警机立项后,王小谟又提出利用国产飞机实现预警机出口的设想,并担任原型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原型样机设计与制造,推动实现我国预警机装备出口。

空警2000、空警200国产两型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9个第一,突破了一百余项关键技术,累计获得重大专利近30项,是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机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美国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评价:解放军采用相控阵技术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比美国的E-3C和E-2C预警机整整领先一代。

空警500预警机(陈肖/摄)

空警2000预警机(陈肖/摄)

痛别!巨星的陨落

2006年,王小谟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不久他又被诊断出身患淋巴癌。但他即使躺在病床上输液,也要把设计师请来面对面探讨交流。病情稍有好转,王小谟就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到了热火朝天的试验现场。

几十年的科技生涯中,王小谟带领团队先后研制了中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中国第一代机载预警系统,引领实现了国产预警雷达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并进入国际先进水平行列,2013年,王小谟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斯人逝去,草木含悲;国士陨落,山河俱哀。王小谟院士的一生是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一生,是为推动我国防空雷达迈向国际先进水平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为建立和完善我国预警机装备体系不懈奋斗的一生。据悉,王小谟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3年3月12日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病床上工作的王院士

@航空知识 整编

注:本文系网络综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此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或删除内容!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标签: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